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道風山

在這個淸明節 (4/4/09) 及 復活節 (11/4/09) 裏, 本公上了道風山.

清明節那天是本公生平以來第一次上道風山. 基本上是前來探路的 (清明節陽氣盛, 最適合探路); 因那裏風景優美, 故決定在復活節帶同大機及腳架再遊一次.

來往道風山是有免費小巴坐的, 位在大圍火車站隔鄰 (有道風山墳場 及 信義宗神學院的免費穿梭巴士). 不過墳場車只限載拜山者, 其他者需乘往神學院的小巴. 不過好像有時段限制, 最遲開出時間是下午一時左右. 但乘座者不知是否須出示會員証.

兩次往道風山我沒有乘免費車, 第一次是途步由沙田排頭村前往, 第二次是在大圍乘的士前往 (過了免費車時段)

原來道風山是基督教的地方. 一到假日及與上帝有關的節日, 大堆教友便會聚在這裏.

由沙田排頭村上道風山, 途中經過迴旋處見到道風山道路牌直上, 直到沿途見到這些石級, 便知道已到達了.



沿這些石級直上, 會見到祈禱的迷宮.



迷宮再直上有魚池



再直上便看到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 那是極富中國特色的建築, 尤以有類似佛教寶塔建築設計的聖殿最具特色.



道風山的「道」,不禁令人聯想起中國的宗教,故常常被人誤會為一座中式廟宇群。其實,道風山是一個由西方傳教士興建的一個基督教建築群,是由一所教堂、一個圖書館,以及一個專門製作和售賣基督教工藝品及書籍的藝術軒組成的。早前政府有意將之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但經教會考慮後,認為有兩個弊處,除要將機構開放予外人參觀影響清靜環境外,建築物亦不可作任何改動,對教會將來的發展有影響,因此拒絕政府要求。政府只能將該處列為二級文物。


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聖殿」殿頂瓦列分兩行,外形成八角形,藍瓦紅梁,簷角飛翹,尖頂中央豎立一十字架,每一簷角上,都豎立四個僧侶小像,聖殿外掛著一口從「景風山」搬來的大銅鐘。殿內有「講課室」,是牧師講道的地方,兩旁有聯語:「道與上帝同在,風隨意思而吹」。聖殿下方為靜室,名「蓮花洞」,內懸長明燈,十字架下安放蓮花座,仿如佛堂靜室。




大銅鐘



在主建築群外圍小徑經過一條窄路,能通往「生命門」, 進門後能看到「感恩亭」及「大十字架」


小路



在小路可飽覽大圍全景



原來小路曾有猴子出沒的.




生命門



兩門上的文字, 題字的人是孫文



生命門欄上的雕劇, 極富水墨畫的色彩 (竹葉、蓮花)



感恩亭



亭內鑲了六幅彩瓷,是六個著名的聖經故事。



道風山著名地標----大十字架, 上有「成了」二字.



十字架旁有「活在主內」的大石鐫.



十字架下的「望夫石塑像」(原來香港有多過一個望夫石, 還以為那個真品被搬到這裏來 (真品<-- 指的是在獅子山附近的那個望夫石))


(其實, 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是具望夫石 XDDD~)


在這裏可遠眺沙田城門河一帶.



有關道風山的知識 (資料來自網上)

1) 名字和徽號的由來

信義宗路德玫瑰「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中,各詞;字皆有意義。其中:

道是指「神的話」

風是指「聖靈的能力」

山是提該建築群位於山上

而叢林則有「茂林綠野」之義。

整句的含意為:「神的話如靈風颯颯,居高於道風山上,使這片茂林綠野成為聆聽上主聖言之地。」

而徽號則是一個插在蓮花上的十字架,表示了道風山最初是向佛教徒傳播基督信仰的教會。


2) 傳說和歷史

紀念艾術華的銅牌關於道風山的傳說,坊間有多個版本:其一是從前有一個佛教徒因為信了耶穌,自此將充滿佛教色彩的寺廟建築改建為敬拜上帝的聖殿和基督教叢林,而這地就成了今天的道風山了;而另外一個則是說一個信奉了基督的佛教僧人把寺廟捐給一名的傳教士,而該寺成為了今天的道風山了。可是,道風山建築群雖是古色古香,富中式寺廟特色,但它一開始已是由一名挪威籍宣教士艾香德牧師(Dr. Karl Ludvig Reichelt)創辦。他於1904年抵達中國湖南傳道。在當時,他對中國的宗教興建日濃,並燃起專向佛教徒傳道的異想。他在1922年在南京創立「景風山」,主要傳教對象是佛教及道教徒。後因軍閥內戰的緣故,艾香德牧師於1930年把工作由內地遷移至香港,在沙田創辦「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為了吸引佛、道教徒前來道風山學道,艾香德牧師更邀得丹麥著名建築師艾術華(Johannes Prip-Moller)設計龐大的中國式建築群。故山上的中式庭臺樓閣皆是由教會興建,和坊間傳說有所不同。

不過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侵蝕,基督叢林的確是有翻新的需要。再加上1999年一場大火把側堂燒燬,其他僅存的建築物也被白蟻嚴重破壞,再不能發揮其功用。所以道風山當局為了回復古蹟的光彩,他們決定為基督叢林進行全面復修,並在其毗鄰動工興建之信義宗神學院,增大其建築規模。


3) 信義宗神學院

信義宗神學院是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香港崇真會及台灣信義會四間教會於1977年7月1日聯合建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道風山路50號,與「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及「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為鄰。


信義宗神學院前身為信義神學院,於1913年創建於中國湖北灄口(漢口附近),屬中華信義會。1948年年底,因大陸時局動盪,遷來香港,成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之神學教育機構。1992年末,信義宗神學院遷往道風山山頂新校舍。

神學院大部份的學生均來自香港,但亦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是來自超過十六個不同的國家;另外大約三分之一的教授來自世界七個不同國家。信義宗神學院已漸漸從一所本地的神學院蛻變為地區性的神學院。


4) 石拱門

其實這是道風山的入口 (以上介紹的石級該為出口), 上刻有「道風境界」的四個大字,另一邊則刻上「道風大千」.



穿過拱門有一小斜路是往道風山墳場的. 內裏可看到就近的寶福山及萬佛寺.

雖然墳場內可看到美景, 但墓碑與墓碑間相距非常狹窄 (相距約10cm), 梯級位又非常斜, 且有先人亦葬在梯級位上, 墳場內沒有小路, 亦沒有指示, 容易迷路, 故遊人要份外小心啊!


後記:
從頭到尾, 本公不是為參觀道風山而到道風山的.

道風山是我清明節(4/4/09) 作沙田寺廟遊後, 順道到往道風山那條路看看 (排頭村直上那條) 沿途有沒有寺廟/庵堂.

其實我當天是替我娘尋找她養母們的靈位而來的, 寺廟遊可說是用來掩飾行動而已. (為此事而協助過我的朋友都知這是什麼事了, 故不再作描述)

原來沙田區的寺廟/庵堂多得很, 除了有著名的萬佛寺及寶福山外, 其餘還有很多未注冊及從沒聽過的, 如: 佛教道合院、紫霞精舍、般若精舍、道榮園等等.

每間寺院各有特色, 有的莊嚴; 有的簡潔清雅, 鳥語花香; 有的自成一角, 像隱居者的居室. 不過他們皆能令善信有心神頓時變得平靜的特質.

由於得知沙田的寺廟大多位處偏僻的山上, 除了星期日、公眾假期 人較多外, 其他日子人影廖廖可數.

現在找靈位非常快捷方便, 因為差不多寺廟都對靈位進行電子化管理, 亦由於此, 本公才能到多間寺廟詢問, 詢問結果是:

1) 一位的名字各個庵堂皆有出現, 可是葬年及夫家姓氏不是我要的;
2) 而另一位各大庵堂皆沒有此名.

回家後向母親報告結果, 她得知我在清明節到山頭「攪攪震」大驚得嚇破膽.

現在已知道排頭村一帶的並沒有我要的人 (但我沒有找到那些關了門的寺廟),

母親曾擔心寺廟結束會胡亂棄置那些沒有人認領的骨灰龕. 有網友說, 沒有人處理的骨灰會被埋葬在羅湖沙嶺墳場內, 那裏的墓碑只有號碼而沒有名字, 那即是說她倆的骨灰最後會在那裏出現. 這個最壞打算的地方, 有空的話我會先前去打聽, 當然要待陽氣鼎盛的重陽節才出發吧!

我當然非常希望她倆真的不在那鬼地方吧! 但如果她倆真的在那裏, 那以後我便不用在沙田區裏撈針了. (母親說她倆是在沙田區的寺廟裏.(真的非常非常地希望快點找到~快點找到~))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澳門自遊行4

剛考試完, 到澳門散心去.

本想在假期尾才出發的 (13/4/09 (一)), 但天氣預告說當天有雷雨, 且見復活假最好天氣可說是假期的第一天 (10/4/09 (五)), 故唯有提早購買船飛出發.


原來香港人假期也很喜歡到澳門遊玩, 很多航班早已爆滿, 本公當日能購到的最早航班已是9:30A.M.

這次到澳門最大目的是要取回我上年七月到威尼斯人申請的會員咭. 可是, 到目前為止我仍沒有去取, 因為弟弟說索取免費船票的優惠已更改, 其優惠已對本公可有可無. 再者弟弟說新建成的美高梅金殿非常漂亮, 所以便打消了往威尼斯人的念頭.


免費索取金光飛航船票方法:
成為威尼斯人會員後, 會員可免費索取船飛穿梭港澳, 但需要到賭場消費滿X元, 或在酒店宿一宵兼在X點內索取. 在香港免費索取免費船票需要早上6:30A.M.到上環中港碼頭3樓排隊, 額滿即止.)


所以我又要搵日再去過澳門了 (XDDDDD~)

是次行程基本上是古蹟遊, 其中兩個景點是墳場.

行程:
聖安多尼堂--> 舊基督教墳場--> 白鴿巢公園--> 大三巴牌坊--> 大炮台--> 瘋堂、婆仔屋 (午膳) --> 聖味基墳場--> 美高梅金殿 (晚膳) --> 回港 (10:00)


當日本公10:40A.M.到埗, 11:15A.M. 才順利出境.

來澳門這麼多次, 這次可說是最多人的. 澳門海關非常俾面地開設多個counter, 招待香港貴賓.

(偷拍相片)


出境後先到碼頭內的旅行觀光店索取地圖, 然後港澳碼頭站乘車往白鴿巢公園 (能往白鴿巢公園的巴士: 8A, 17, 18, 19, 26 ), 可是職員說那裏沒有巴士能直接到達, 唯有乘巴士往新馬路站下車, 直上大三巴然後前往.




1) 聖安多尼堂



從大三巴往聖安多尼堂, 我花了30分鐘 (地圖示指不清迷路了)



歷史: (來自維基百科)


聖安多尼堂是澳門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位於白鴿巢公園對面, 始建於1558 年, 由耶穌會所興建, 直至1638年才修建成一所具規模的聖堂. 其史略可見聖堂大 門側之石碑上, 內文是 : 『 興建於1638 年, 1809年被焚毀, 1810年重建, 1874年再焚毀, 1875年重修. 』 數百年來, 聖安多尼堂多次遭祝融或 颱風摧毀, 但在教會的支持和信友的努力下, 多次重修, 至今仍巍然矗立. 由於聖安多尼是婚姻的主保, 所以有很多的教友都選擇在這聖堂舉行婚禮, 由於新娘手持鮮花的習俗, 故聖安多尼堂被稱為花王堂. 而澳門市政局視聖安多尼為 [防衛隊長] 。

堂內供奉著一座較為特別的聖人聖像, 韓國的第一位神父聖金大建. 他是由韓國教友送往中國學習神學的年青人, 後來成為韓國的第一位神父和傳教士, 一生致力於建立韓國教會, 至1946年在韓國被斬首, 年方25歲. 少年的金大建曾於澳門學習神學, 為聖安多尼堂的教友. 本澳為紀念這位韓國聖人, 特於聖安多尼堂供奉其聖像及聖髑, 供信友敬禮.
(我不覺眼有這個神像, 故圖沒拍到.)




『 興建於1638 年, 1809年被焚毀, 1810年重建, 1874年再焚毀, 1875年重修. 』


聖堂內



2) 澳門基督教墳場


**因內容可能引起讀者不安, 故另放新頁.**

(澳門基督教墳場 及 聖味基墳場)



3) 白鴿巢公園



歷史: (來自維基百科)

位在白鴿巢前地, 東方基金會隔鄰的一個公園, 佔地總面積約1.92萬平方米.

白鴿巢公園原址為葡萄牙富商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花園別墅,建於18世紀的70年代。曾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分公司,其後易手賣給另一葡萄牙富商馬葵士為居所。馬葵士喜歡養白鴿,由於大量白鴿棲於簷宇,遠觀像白鴿巢一樣,故而得名。
馬葵士的另一喜愛為葡萄牙詩人賈梅士(Luis de Camões),故在公園擺放了一些與詩人有關的物件。相傳,詩人在此地的石洞內完成了著名葡萄牙史詩《葡國魂》的一部份。現在每年6月10日,澳門的葡萄牙人社群都會到石洞獻花並朗誦《葡國魂》以資紀念(澳門政權移交後仍然維持這個儀式,只是沒有奏起葡萄牙國歌)。

1885年,物業被澳萄政府所購入,成為對外開放的花園。當中的住宅建築物,則曾於1920年改建為賈梅士博物館。其後的1989年,賈梅士博物館轉售給東方基金會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公園內的設施有:
- 苗園
- 兒童遊樂場
- 觀景台

內裏藝術品有:
- 青銅雕塑「擁抱」
- 碎石地板畫「葡國魂」
- 賈梅士之半身塑像
- 韓國金大建傳教士之塑像

青銅雕塑「擁抱」


碎石地版「葡國魂」(其中兩塊)


「葡國魂」其他畫像, 公園內有詳細介紹.



賈梅士的半身塑像



韓國金大建傳教士塑像



觀景台 (在瀑布上)



公園內的風景

同場加映: 觀景台的塗鴉

有公園的地方就必定有無所事事的無聊人, 而這班無聊人有些極具破壞性, 除了會四處毀壞及弄污外. 還會將其無聊發洩在死物身上.

那裏的觀景台就成了他們洩憤的地方.
他們的傑作. 本公花了一個鐘去了解. 初步得知道這些傑作的作者基本上只有5人 (冰X、XX仔、Cat、敏、彬等). 而他們的作品, 內容不離於這些作者們的愛情故事. 基本上他們的關係如下:

a) XX仔 喜歡 糖糖, 但糖糖心裏另有其人. 但那個人 卻不愛 糖糖.



b) 冰X不希望跟其男朋友 (Kit) 分手



c) Felix 愛 Cat, 但這已成過去.



d) 彬向那個一直否認愛他但以為其實愛他的人逼供, 但好像最後也是得到否認.



還有一些用普通話譯音法來寫的字句 (應該係), 如果我猜錯了, 那她的中文程度就真是嚇死人.

本公叮囑:「小妹, 在社會謀生中文程度也要合格啊! 即使你想在賭場做掃地的. (你字「寫錯」, 我字「寫錯」, 「鍾意」又寫錯, 「嫁」應該寫成 ''o架''!)」

原來一海之隔的粗口是沒有分別的. 其實澳門有沒有獨特的粗口是香港沒有嗎?



這些廣告好明顯係痛恨某位女孩而替其賣的. (小時候有這類同學對我說過)

4) 大三巴牌坊


歷史: (來自維基百科)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羅大教堂遺址(葡萄牙文: 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大三巴牌坊高27公尺、闊23.5公尺、石壁厚2.7公尺,建築屬於矯飾主義風格,且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層,左右共自第3層起可分9格。前壁右側有一石旗桿夾(左邊與之成對的一副已不存),下有68層階級,與教堂位置並不一。


當日, 本公用100mm的微距定焦鏡, 把整座大三巴逐一解剖.

大三巴共分五層.

第一層: 最上層為一個三角形山花, 上有銅鴿象徵聖神, 左右有日月星晨. 頂部有一十字架.



第二層:正中為小耶穌,圍以釘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組成,柱間以天使淺浮雕點綴,柱兩邊有弧形山牆。



第三層:中央為聖母升天,天使奏樂歡慶,周圍飾以牡丹和菊花,象徵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基督徒技師。此一層中央共有6枝混合式壁柱,兩側以方尖柱代替壁柱。各柱間均以淺浮雕裝飾,左邊是智慧之樹及一隻七翼龍,其上有一聖母,側有中文「聖母踏龍頭」字樣,而右邊對稱位置上則是生命之泉及一隻西式帆船,上有海星聖母。在柱組外邊是一頂呈弧狀之扶壁,右邊是一骷髏及中文字 「念死者無為罪」;左邊則是一魔鬼浮雕,中文則是「鬼是誘人為惡」,此層最外側兩塊牆身是由兩條帶有圓頂之方尖柱,左面牆身再現鴿子,下有一開啟的門;而右面為被箭所穿之王冠,下方門閉鎖,意即信仰而非權勢才是天國之道。而牆側則設有中國舞獅造型的開大口之獅子;作滴水之用。


第四層: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個窗口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裝飾,中間窗口側兩柱間以棕櫚樹裝飾,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 (圖沒有拍),供奉4位銅製耶穌會聖人 (我拍漏了一位),這些銅像是澳門早年製炮工廠的出品。


第五層:牌坊最下層有3個入口並有10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牆面,正門兩側各3枝,而側門一邊各2枝;正門上寫有拉丁語「MATER DEI」(意思為天主之母)。側門門楣上有耶穌會會徽「IHS」浮雕圖案。



5) 大炮台

歷史: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澳門大炮台建於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原為耶穌會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護耶穌會在澳門的產業,後被澳葡政府轉為軍事防禦設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築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與媽閣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從1623年至1740年間,曾為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官邸。

此軍事禁區在1966年解禁,向公眾開放為旅遊景區。大炮台曾改建為澳門氣象局,後澳門氣象局於1996年遷至氹仔。大炮台曾分別於1992年、1993年及1996年進行修葺工程。1998年,大炮台的中央建成澳門博物館。

大炮台為昔日軍事防線之核心,建基石為3.7米厚的花崗石。大炮台城牆由石摻雜貝殼粉而成,闊90米、高9.15米,向上修窄至2.7米厚。大炮台佔地約1萬平方公尺,形狀呈不規則四邊,邊長約為100米。大炮台城堡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山上,頂層的中央曾有一座三層高的塔樓,現已不存在。現頂層為花園,可俯瞰澳門360度的景緻。


歷史悠久的聖母聖母巖



澳門博物館



防空洞



原來這裏可以近距離接觸木棉樹上的種子.


我用18mm~55mm的鏡頭已清楚影到大大粒木棉樹的果實, 那如果我用100mm的定焦鏡豈不是...哈哈~下年春天一定要來這裏拍木棉花.


6) 瘋堂斜巷、婆仔屋

歷史: (資料來自明報)

澳門遊人或許對「瘋堂斜巷」感到陌生。這條靜謐窄巷最近卻成為藝術家的新天地,「瘋堂十號創意園」和「藝竹苑」相繼開幕,令巷子備受注目。

瘋堂其實是指「望德堂」,由於在該堂興建前,旁邊有一座痲瘋病院,當時的居民便稱望德堂做「瘋堂」或「發瘋寺」,加上教堂前有一段小斜坡路,便乾脆叫做「瘋堂斜巷」。瘋堂斜巷兩旁保留昔日的葡式建築,不少更成了創意集中地,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便置身其中,而瘋堂十號創意園也於9月底開幕。

創意園位於一舊宅內。這座受保護的歷史建築建於1917年,現已被澳門政府收購,曾用作廉政公署及環境委員會的辦事處。大宅內設有十多個藝術家的工作室,並設多功能廳舉行不定期的藝術展覽。


此景點是本公迷路而遊到這裏. (想返回大三巴牌坊附近用膳, 然後到玫瑰堂, 但錯行了路)

當時的瘋堂在展覽林子筠的相展及畫展.


進內, 全都掛滿展品


內裏有一室是for同人誌的.


Lolita、女僕. 本公自覺比她們畫得出色.

如有閒錢的話, 我可能考慮一下來這裏開攝影展及畫展. (XD~)



瘋堂下便是婆仔屋



婆仔屋內也是展示藝術的地方


其實今晨我只吃了兩個葡達便沒有吃過東西了, 於下午4:30, 我已餓得走不動了, 再加上那裏方圓幾十里也找不到其他餐廳, 我唯有在婆仔屋內一間非常有情調的意大利餐廳用膳.

我相信我是當日第一位顧客.

婆仔屋內的意大利餐廳Locanda, 老闆是意大利人, 太太是土生土長的葡國人 (老闆娘自己說的)


該餐廳非常多蚊, 係嘅~愈有情調的地方就愈多蚊了.

本公當日的下午茶, 這是「高卡意大利飯」 (本公命名), 內有香濃芝士、意大利野菌.


用膳完畢, 繼續無方向感的亂逛.


來到了下一個景點.


7) 聖味基墳場

**因內容可能令讀者不安, 故另放他頁**


如欲觀看, 請click以下網址.
(聖味基墳場)



8) 荷蘭園

本想到威尼斯人取回我的會員咭, 但後來改變主意往美高梅金殿去. 在澳門往各大賭場最直接方法當然是返回港澳碼頭附近乘賭場的免費穿梭巴士前往.

在尋找巴士返回港澳碼頭時, 無意中經過這裏.



當時那裏舉行著環保活動, 內有一些攤位, 在那裏買了點手信 (XDDDDD~)



9) 美高梅金殿
本公到美高梅金殿的原因, 是因為弟弟說 (其實是聞說) 那裏非常漂亮, 還有一棵金錢樹.

其實, 金錢樹是在永利裏. (害我被那裏的職員笑llllllll )

歷史: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澳門美高梅金殿是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澳門首個娛樂場酒店項目,是澳門六個賭牌(三個主牌及三個副牌)之中最後一個賭牌公司正式落成的旗艦賭場酒店,也標誌着澳門博彩業正式進入六分天下的局面。澳門美高梅金殿所領之賭牌係屬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賭牌之副牌。
澳門美高梅金殿整個項目投資逾12.5億美元
,於2005年年中進行填海、填土及興建的工程;於2007年12月18日開幕。

在澳門美高梅金殿正門側矗立了一座金獅青銅雕像
,該雕像高10、重63,形態參照美國拉斯維加斯美高梅金殿夢幻的金獅銅像,由鑄造香港天壇大佛南京著名雕塑藝術坊製造。



那碗意大利飯的能量已用得七七八八了, 唯有在那裏的 Café 用膳吧! 餐牌價錢與香港的高級西餐廳差不多, 我點了個香草芝士汁印度薄餅 及 1杯薄荷賓治, 共$82.00 已加一.

美高梅酒店內的Café


本公的印度薄餅及薄荷賓治


用膳過後, 本公乘免費穿梭巴士回碼頭回港.

後記:
下次, 本公會一遊東望洋塔, 漂亮的聖堂, 還會再到大炮台影木棉樹的棉花.

那張威尼斯人的會員証, 如有時間想到氹仔遊玩再取吧! 我才沒有時間花那麼多時間去等待那張不知會否有機會獲得的免費船票. 不過該賭場會否還替我keep著那張証呢?

離港前夕, 弟弟曾叫我到法老王金殿申請做會員以獲取免費船飛, 我當然沒有照做吧! 天下哪有這麼好的免費午餐?

說起賭場, 突然間有以下感觸.

還以為新建成的賭場該會吸引較多人流, 但美高梅金殿卻是非常清靜的. 賭場內的賭枱及角子老虎機有大量吉位, 7:30~8:30的晚市, 餐廳入座率只得6成, 而我光顧的那間Café, 我坐了1個鐘, 全店的食客只有3個 (已包本人), 真是清靜得非常可憐.

其實現在去澳門賭錢的人來來去去的基本上都是那批熟客 (常去的香港客 及 大陸客, 還有小部份外地的), 現在大陸又限制居民來賭的人數, 又遇上金融海潚. 咁多間賭場分一個有排都唔會變大仲會愈縮愈小嘅餅, 當然會爭個你死我活, 而且在這個時世, 大多賭場都會節流, 生意額不足的賭場必會裁員, 要不然便倒閉.

全城以賭為生的澳門, 相信有很多員工因為要賭場節流而被裁. 被裁者大多都很難找到工作, 就算找到多數比以前的待遇差一截.

同樣在夜裏與香港一樣閃耀著繁華夜燈的澳門, 其居民也與我們一樣, 無時無刻都被失業威脅著.

仍有工作的人, 真的非常非常的幸運.

看來本公也要知足一點, 不要對現時的工作存在任何不滿而縱日想著跳槽, 努力搵錢儲錢, 然後開心fing錢, 挨得一日得一日.

雖然知道這個低潮仍未到谷底, 但當然希望金融海潚這個瘟神快快消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