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滘西哥爾夫球場

27/7/08 (日) 是本公七月份大假的最後一天. 當日, 本公決定去西貢滘西哥爾夫球場. 於11:00a.m.出發往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巴士總站乘92號往西貢巴士總站, 再到滘西哥爾夫球場碼頭乘專船往目的地.

初到貴境, 很多事情需問個清楚, 除了船費外, 最緊要的當然是船期. 負責人說去程船是免費的, 但回程船需要購船票, 票價$60.00, 尾班船是10:00p.m.

往滘西洲碼頭擺放了推golf套裝的手推車


往滘西洲的專用船隻


乘往滘西的船程約30~40分鐘, 到達後還要乘專車往哥爾夫球場去.


滘西洲碼頭


滘西碼頭附近的景色



往球場的專車


滘西哥爾夫球場



到達目的地約1:10p.m., 天氣實在悶熱得很, 本人仍未吃早餐, 便決定在那裏吃點東西再作打算, 怎料被我發現了一點好東西: $120.00午餐自助餐, 時間12:00p.m.~2:30p.m., 送接駁巴士及船票. 本人確實事件屬實後, 當然立即進店大快朵頤吧! (待應笑說, 如不是這樣怎吸引外人到來呢?)

自助餐食物的水準一般, 但別期望有什麼款式. 我吃了巴東牛肉 (其實是辣牛輾)、泰色魚 (辣魚)、 豬扒、豬肶肉、車仔麵 (棷菜、牛楠、豬皮)、大樹菠蘿布丁, 赤小豆粉葛湯 及 雪糕.
吃Lunch buffet得到的船票 ($120.00Lunch buffet送船票免加一, 算係咁啦! )

飽餐一頓後後便在球場內到處拍照, 雖然滘西洲天色尚好, 但對開的島嶼已開始烏雲密佈, 遠處還不時傳出轟雷聲.
有同事們說不能在室外的球道上拍照, 但我走了進內後依然沒有人阻止.

突然有一哥爾夫球打在我身旁, 我好奇拾起來拍照, 還塞進褲袋中據為己有(絕對有留念之意). 沒多久有一哥爾夫球車駛到我面前, 車主向我討回那顆球, 然後拋回原來的位置, 還補充說句: ''this is my shot.'' (向我討球那位是洋人) 當時他身旁坐著一位華人, 他樣子很不悅的望著我. 那時我才恍然大悟他們說不定正在賭錢或傾生意中, 豈不是剛才我在破壞了他們的賭局. 所以...我以後也不敢拾人家的球了.

於2:40p.m.滘西洲終於烏雲密佈起來 (及突然刮起風沙). 仍在球道中的我害怕得折返了.
待我返回大屋時 (球場接待處), 雷雨真是打下來了. 被我拍下這風雲色變的一幕
http://hk.youtube.com/watch?v=zBPY9ySTMTQ

這時所有工作人員手持對講機 stand by, 除即聽到響銨, 對講機不時傳出「南洞18區無人、北洞區尚有x人...」, 以確保戶外球場沒有「老闆」逗留.


天氣逐漸轉壞, 老闆們碌續返回大屋暫避.



無聊的我唯有在大屋內到處參觀. 發覺這個雖說標榜著無入場費、無月費、無會籍的政府哥爾夫球場, 但當顧客踏進球場的一刻, 將會給她合理地宰割! (對於我這些不打Golf的人來說) 例如: 電動手推球車租用費$50, 21歲以上、草地實踐練習$70.00 (每半小時)、租球桿每枝$15.00、教練費用也按級數而定, 最平$590.00 (不知是否按小時計算)...總之逐樣收費.

詳情請往:

於下午4:00p.m., 天色轉好, 雖然雷暴警告至6:00p.m.才完結, 但為安全理本公唯有立即回程了.

後記: (Date: 28/7/08)
本公於6:30p.m.回到家中, 新聞報道指出原來香港其他區域也有像西貢那樣的怪現象發生 (怪風、閃電), 粉嶺落冰雹, 塔門對開海面有一潛水人士更因此而葬身於大海中.
其實, 當日本公曾改變主意, 想乘船往橋咀島 / 鹽田仔等特別的島嶼, 甚至想過往塔門. 但見天色白蒙蒙而打消了.


常在西貢碼頭附近不難發現這些廣告板, 本公問過負責人, 發覺這些團費用相當便宜, 每天有團天天出發, 往橋咀島來回船票$20多元, 最貴往鹽田仔$40多元 (來回船票), 只限自遊行only, 每10分鐘有一班船, 船期最遲6:00p.m.

我常以為船費貴而不敢參加, 沒想到原來這麼便宜. 不過獨自出發實在無聊 (每次見人家也是成群結隊的), 還是待找到志同道合才出發吧!

對於這次旅程, 本公可謂唔知個「死」字點寫.

剛才有同事得知我去哥爾夫球場的球道拾球及拍照後, 說我這樣做非常危險, 因為哥爾夫球球場中最常發生的事就是人們常被哥爾夫球擊斃, 而這些意外是不獲保險公司賠償的. 此外, 戶外球道是讓較專業的哥爾夫球玩家才能走進, 這些人士大多持證入場的, 可能因為奧運馬術將致導致球場人手不足, 而讓本公能幸運走進球道上, 照道理球道上是不能讓普通人行走的.

對於本公昨日那無知的行為 (擅進球道、高興拾球), 回想起也一額汗. 看來要影盡各區18洞的美景, 還是要找個考獲專業哥爾夫球證的人員領著我才可了.

香港鐵路博物館 及 太和文武廟

26/7/2008 (日) 本月大假的尾二日, 本公決定到香港鐵路博物館一趟.

天氣熱得很, 本公於1:00p.m.才出發, 乘火車到大埔墟火車站下車, 途中巧遇張老師及其朋友, 他正要到友人家去. 其實本公不懂如何前往博物館, 幸得張老師的朋友教路 (由鄉事會街一路往右走).

由大埔墟火車站到鐵路博物館蠻遠呢? 我步行了30分鐘才到達.




香港鐵路博物館
開放時間:9:00am至5:00pm
休館時間:星期二、聖誕日、聖誕翌日、元旦日及農曆新年初一至初三
地點:香港大埔大埔墟崇德街13號
入場費:免費

前大埔墟火車站的外貌



建築物的牆上刻有中國花紋,門樓屋脊及兩旁的牆上有蝙蝠、牡丹及喜鵲等泥塑,寓意吉祥。



舊大埔墟火車站站牌


火車站內有多樣的展品



如:
1) 蒸氣機車鐘



2) 「太平洋級」特快蒸氣火車頭
九廣鐵路(英段)於1930年購入3部「太平洋級」特快蒸汽火車頭. 1931年5月31日投入服務. 機車於英國建造, 重量約138噸, 最多可拖行13個車廂.


3) 號誌臂控桿
號誌臂靠手人拉動的控制桿操縱 (如左圖). 當號志臂下垂, 表示火車可以前進, 在平舉位置時, 表示火車必須停止.

號誌臂



4) 舊大埔墟車站的售票處 (辦公室部)
為方便起見, 稱此圖為圖A


辦公室逐格睇

存放車票的木櫃 (圖A左)


售票的窗口 (圖A中)

用以放置車票的裝置, 以便職員售票時取票 (在購票窗的隔鄰)


路牌儀器 及 路誌燈 (圖A右)


籐圈及載有路牌之皮袋 (圖A右, 在上圖物件的上面)


5) 當年的車票

50年代頭等車票


50年代的二等車票


50年代的三等車票


60年代頭等車票


60年代二等車票


60年代三等車票


70年代二等車票


70年代三等車票


月票及季票

除單程及當日來往車票外, 火車電氣化前的年代也有月票及季票之設.


月台票
為方便親友到月台送行, 當時有月台票之設.


6) 舊大埔墟車站售票處
八達通??? 哈哈~


走在路軌上感覺很有趣



路軌接駁處的字樣


當年九廣鐵路的標誌



51號 亞歷山大(葛量洪)爵士號



手搖四輪車
早年鐵路檢查用, 當然後期有機動四輪車

機動四輪車



窄軌蒸汽火車頭



不常看到的火車底


那裏展出的車卡有5款:
1) 1911年302號三等車卡
2) 1921年002號工程車卡
3) 1955年229號行李車廂
4) 1964年112號頭等車廂
5) 1955年223車廂

敵不過歲月的車身


1921年002工程車卡
原來當年的地板是用紙板石舖的.

此車卡接駁著1911年302號三等車卡


1911年302號三等車廂內情況

其實與002工程車卡沒有什麼分別, 只是座位較多而已.


302車尾


1964年112號頭等車廂




1955年229號行李車廂
行李車廂內的風扇

1955年223號三等車廂
座位與1911年的相同, 但窗戶不同了. (奇怪, 為何1911年的風扇比55年的新款? )

1974年276號普通等車廂


社會進步了, 普通等的車廂也改變不少. 至少座位起碼是「軟座」.


本公於4:55P.M.離開, 那時天氣還很浩熱, 沿鄉事會街返回大埔火車站實在熱得要命, 唯有往富善街街市步行往太和火車站, 中途經過太和文武廟.



後記:
其實由香港鐵路博物館在太埔墟或太或車站下車也可, 因為兩者路程一樣 (都要行咁遠). 不過如果到太和文武廟的話在太和車站下車較近.

這個Blog花了很多時間完成, 因為參觀完畢後本公完全不知拍了什麼, 特別是車廂及展品部份, 本公要參閱其他網友的blog或有關鐵路博物館內的網頁, 將相片配對正確的名稱. 所以對該展覽館的認識加深了.

看網友們在網頁中表示那裏有黃色火車頭展出 (80年代出生的人必定乘坐過: 黃色火車頭, 橙色的硬座), 但必須預約. 但我沒有見到任何黃色火車站的車卡. (這些耀眼的東西絕對不會逃過本公法眼)

這個博物館絕對是一個懷舊的地方, 走在布滿凹凸石頭的路軌上很有趣, 以及一嚐乘坐古時的火車 (又焗又熱的車廂), 怪不得父母提起以前乘火車返大陸也怕怕.

若果父母有空, 絕對會帶他們來這裏勉懷, 重拾他們的童真, 勾起屬於他們的回憶.